我市人口老龄化严重,养老产业任重道远,产业发展正处于黄金期。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猛,速度空前,我市更为突出,形势迫在眉睫,刻不容缓,养老产业需健康发展,养老产业呼之欲出,机遇空前。
一、我市老龄人口发展现状
老龄化严重。2018年,我市现有户籍总人口为341.8万,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5.7万人,占总人口数的25.1 %。与全国老龄化率的17.9%相比,高出7.2%。与2017年相比,老年人口增加3.7万人,增长4.5%。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,居于全省第8位,与全省和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4.8 %和17.9%相比,分别高出0.3和7.2个百分点,我市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。
2018年全省户籍人口情况
户籍总人口(人) | 老龄化率(%) | 排 名 | ||
辽宁省 | 41919158 | 24.8 | — | |
沈阳市 | 7451349 | 25.2 | 7 | |
大连市 | 5952057 | 26.1 | 5 | |
鞍山市 | 3417777 | 25.1 | 8 | |
抚顺市 | 2088637 | 27.0 | 1 | |
本溪市 | 1461496 | 26.2 | 4 | |
丹东市 | 2341164 | 26.3 | 3 | |
锦州市 | 2949648 | 26.9 | 2 | |
营口市 | 2314302 | 23.7 | 9 | |
阜新市 | 1850039 | 23.6 | 10 | |
辽阳市 | 1754251 | 25.7 | 6 | |
盘锦市 | 1299289 | 22.2 | 13 | |
铁岭市 | 2916144 | 23.5 | 11 | |
朝阳市 | 3358980 | 21.2 | 14 | |
葫芦岛市 | 2764025 | 22.5 | 12 |
根据相关部门推算,2030年我市老龄化率将达到约37.3%;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年降低且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,到2030年时15-59岁常住人口占比降至约51.4%,劳动年龄人口中4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约46.0%。
养老产业不发达。2018年,全市老年人口中健康老人45.65万人,占老年人口的55.2%;患有老年慢性病和其他疾病的老人有37.05万人,占老年人口的44.8%。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00家,其中公办养老机构73家、民办养老机构127家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986个,共有养老综合床位2.47万张,从全国最低配置标准看,我市至少应该配置床位数为2.58万张的要求都未达到,从我市现有85.7万人户籍老龄人口这个数量上看,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老龄人口的床位需要。从入驻情况看,全市养老院的入住率为47%,其中公办入住率为41.7%,民办入住率为50%左右,入住情况不容乐观。从经营情况看均为微利状态,这与主要取决于我们的观念问题,老人对养老机构不信任,再加之家属碍于情面,觉得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是对老人不孝顺,引起别人的误解等,宁可在家里找多人去护理老人,也不愿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去养老,大家对养老的认识不强,对去养老机构去安享晚年都持观望态度。我市也有一些模式比较好的养老机构,在开办模式、工作理念、服务意识都走在全市的前列,值得我们借鉴。例如:祥颐园老年公寓,是一家专注于老年服务事业的专业机构,它是一家民营养老机构,入住率为99%,护理比例为1:2.5,主要收容对象为失能、半失能老人家庭和空巢老人。祥颐园是通过与日本元气村集团的深度合作,将日本专业化的养老管理模式、先进的护理经验及老年人用的先进设备引入鞍山,结合中国传统的养老习惯,并用细致入微的专业服务和热忱真挚的敬业精神,创建一个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、幸福生活的理想家园。它通过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运营和服务模式,让老年人重拾自由生活的希望、让子女实现老人幸福生活的希望,让整个社会充满未来的希望。
目前我市尚无一套完整的养老体系,居家养老方式还欠发达,我们应尽快建立一个涵盖市、县和乡(社区)级全部覆盖的养老体系。例如与颐倍康(南京)的养老服务项目,建立一个智慧服务平台,对各个养老机构运营情况、老人入住情况、服务质量情况进行管理,建立起养老服务大数据,实现服务全过程监管。
二、我市养老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原因
1.政策扶持和市级规划不到位,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意愿不足。2018年,我市在养老服务业发展方面虽然出台了土地供应政策、税费减免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政策,但和先进的省市相比还有很多差距,特别是在资金扶持方面尤其显著。2018年我市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投入情况为:市级福彩资金投入总计为2281.7万元,比去年减少2.28万元,床位运营补贴减少221.5万元,居家养老补贴减少4.7万元,民办公助补贴减少4.52万元,护理床位补贴减少4.32万元,人员培训补贴减少5.8万元。目前我市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统筹研究制定适合我市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扶持政策,尽快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规划、土地、金融、投资、人才、就业、医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形成政策合力。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:一是财政拨款;二是彩票公益金的资助;三是社会捐助;四是市场化运作。地方留成的福利彩票公益资金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不能低于50%,并应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,保障补助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,使用到位,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。长期以来,公办养老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面临的不公平的“双轨制”市场竞争环境。公办养老机构各项费用全由财政兜底,而民办养老机构土地、基础建设等成本高,经营风险较大。同时,南方和北方消费理念存在差异,南方的老人更乐于服务性消费,北方的老人更倾向于抑制个人消费,这也导致社会资本对进入我市养老市场仍持犹疑态度。
2.养老床位缺口较大,护理专业人员稀缺。2018年末,我市养老服务机构200个,养老综合床位2.47万张。而根据中国“十三五”规划,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的养老床位数将提升至35-40张,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%。目前我市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占比为2.88%,对应的是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28张。我市的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。养老产业才刚起步,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。以养老床位测算,按照国际通行的5%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,我市至少需要4.28万张床位,缺口达1.8万张。特别是要实现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教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”的目标,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广阔。目前,老年人口数量庞大,老年人口收入普遍较低,各级养老企业的经费有限,很难支付较高的养老费用,难以保障养老机构服务质量。据了解,我市目前一部分民办养老机构为了降低成本,维持养老设施、煤气、水、电、供费等费用的支出,减少护理人员的数量,使护理比例达到1:8-10,虽然养老机构的初心是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最好的服务,但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,设备不断需要更新,经费不足将会大大影响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。
3.老年人需求多样,社区养老体系亟待完善。社区居家养老是目前最适合的养老方式,花费少,也符合中国人“家”的传统观念。然而,中国的社区养老体系亟待完善。一方面,社区工作人员缺乏。目前,基层工作人员少、每个社区约有10个工作人员,日常工作100多项,日常工作都忙不过来,能提供的服务有限。另一方面,老年人需求呈多样化发展。除了基本的起居、饮食、老年人心理问题和精神需求应引起重视,居家养老服务要在这方面加强。所以,制定社区养老标准,增加社区工作人员数量,尤其是具有医护专业知识工作人员的数量变得尤为必要。
4.关注本位产业,相关产业和衍生产业发展重视不足。目前养老的热门话题仍主要围绕养老机构、医疗、老年护理、养老地产等本位产业。专业家具、设备、易耗品、老年护理专业用品以及老年人深层需求等相关产业和老年投资理财、寿险、长期护理险等衍生产业重视度仍然不够。我市素有“钢都”之称,工业制造业较大发达,例如养老机构使用的床大都还是靠进口购得,我们可以在这方面研究相关产品,以养老产业衍生其它产业,以养老产业促进四产融合,通过养老装配的制造促进工业发展,通过养老装备的展示促进商业发展,通过养老的各相关产业来发展地方经济,成功促进鞍山产业的转型升级。
三、发展养老产业的优势和解决办法
我市人口较多,物质资源丰富,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和天然温泉,发展潜力大,具有把养老产业做大做强的较好优势。建立温泉旅游小镇,吸引各地的老人来鞍山养老和度假,以促进消费。市委市政府全力加大鞍山“四产融合一体化”的规划,为“四产融合一体化”创造了条件,也使我市的健康产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。目前我市正在逐步完善城市居家养老的体系,推动颐倍康(南京)养老服务项目建设,建立市级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智慧服务平台投资建设,以及公立医院养老模式项目推进工作。针对我市的短板建议采用以下应对办法:
1.多给优惠政策,提高床位补贴,让民营养老机构快速成长。我市现有养老机构200个,其中公办养老机构73个,其余全部为民办养老机构。由于公办养老机构受国家开办数量限制已没有上升空间,我们只有大力开发民办养老机构,以满足老龄人口的养老需要。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健康快速发展,尤其在土地征用、物价、免税、贷款、医疗、水电气安装使用等优惠政策上明确相关部门职责。增加一次性建设补贴、床位运营补贴、集中护理型床位补贴、民办公助补贴以及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补贴,制定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开办费和床位补贴逐年提高的动态机制,明确具体补贴标准,进一步加大福彩公益资金支持力度,增加其造血功能,从而提高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自我生存能力。通过引入民间资金建立养老服务市场和民办养老机构。
2.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投资建设养老社区,全力推进养老养生小镇项目。我市是典型四季分明的北方城市,适合夏季避暑,有良好的温泉资源,消费水平远低于沈阳、大连等城市,养老产业的兴起给我市养老地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。近年来,来我市投亲的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,可以建设养老社区,开展异地养老服务。一方面,可以制定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,同时,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吸引其他省市的老年人来我市投资房产,进而推动我市其他行业的发展,形成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。另一方面,可以鼓励我市有资质的大型企业走出去,到其他省市建设连锁养老机构,树立品牌,形成总部经济。推进招商引资力度,统筹推进养老养生小镇项目实施。投资并推动养老服务的全新模式,把养老养生小镇建成为一个集养老养生、康复医疗、老年大学、幼儿园、小镇主题商业街、养生院等田园观光、田园乐居、医养结合为一体的现代化小镇,其全方位的服务理念、国际化的服务团队、现代化的服务方式、科学有效的服务模式以带动全市乃至全省养老服务发展迈上新台阶。
3.建立旅居养老模式,搭建互动型旅居综合服务平台。对于健康的老人来说,像候鸟一样,每年能到各地方去旅游和居住,是每一个老人的愿望。我市应该充分运用我市独有的千山、玉佛、温泉等旅游资源,建成一个集温泉疗养、旅游、度假、居住、休闲、运动、文化、养老、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“医养结合”的综合型旅养老度假项目,每年向健康老人提供一次3-6个月的居养老时段,老人可以每年有一部分时间在养老院居住,享受旅游度假的生活,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,质量更佳。搭建起互动型旅居养老综合服务平台,为全国各地想来鞍山的老年人提供旅居服务,为天下长者提供一个优质、丰富的旅居生活。
4.加强老年服务人员的关爱和责任培训,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。积极开展养老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,依托第三方培训机构,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开展培训工作,不断提升护理员的服务水平和职业素养。重点培养有知识、懂技术、会管理和有爱心的专业人才,打造一支操作规范、服务优质、管理到位的专业化养老服务团队。由政府牵头建立与人社、财政等部门的联动机制,把开展养老护理服务与实施下岗再就业工程有机结合,改善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,为其争取更多的政府补贴。此外,还要加强医护人员对老龄人口的心理辅导和关爱,尤其是对孤寡老人的护理,使其能感受到充满爱心和家人式的服务。促进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,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满足,幸福指数不断提高。
5.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,重视相关产业和衍生产业的发展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,是以家庭为核心,以社区为依托,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,充分利用各类社区资源,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社会化服务。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:康复护理、生活照料、助餐配餐,医疗保健、日间托管、临时托养、文化娱乐、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,老人出行有福祉车专项服务。目前,中国“80后”的一代独生子女,面临的是1对4的抚养格局,“空巢老人”、“独居老人”数量不断增加。交煤、水、电、暖费,买菜、物业维修、到医院看病等看似简单的事情,变得非常困难,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变得非常必要。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设立,负责养老服务中介的准入、制定收费标准及养老服务平台监管等。养老服务中介作为养老机构的补充,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更多贴心服务。
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,它将促进我市“四产融合一体化”的有效发展。养老产业才刚起步,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,特别是要实现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教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”的目标具有广阔的空间,养老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,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考究。
(签发人:韩桦 核稿人:闫浠墅 撰稿人:顾姝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