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统计数据
    2018年鞍山国民经济运行综述
    时间:2019-05-16 14:00来源:鞍山市统计局作者:点击:

     

    2018年,鞍山市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持之以恒践行新发展理念和“四个着力”“三个推进”,大力开展“重强抓”专项行动,全市上下凝心聚力、攻坚克难,积极应对下行压力,全力做好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各项工作,基本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
    一、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

    1.国内生产总值运行相对平稳。2018年,经初步核算,鞍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51.1亿元,同比增长5.2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.5个百分点,增速列全省第九位。其中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6.9亿元,同比增长3.2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2.9亿元,同比增长7.5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31.3亿元,同比增长3.8%。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5.5:41.3:53.2。

    2.农业生产基本保持平稳,农产品效益继续提升。2018年,克服夏季旱情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,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99亿元,比上年增长3.2%。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27.8万亩,比上年略有增长,但由于7-8月降水偏少,部分地块出现旱灾,全年粮食产量132.2万吨,比上年下降8.3%,全市粮食作物平均单产806斤/亩,保持在丰产水平。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,生猪饲养波动较大,生猪饲养量204.3万头,比上年下降16.3%。牛羊饲养量46.9万只,比上年下降3.4%;家禽饲养量1.95亿只,比上年增长22.9%。肉类总产量40.9万吨,比上年增长5.7%;禽蛋产量36.4万吨,比上年增长20.1%;牛奶产量1.2万吨,比上年下降3.4%;水产品产量5.7万吨,比上年下降13.6%。

    3.工业经济运行企稳上行。受钢铁、菱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拉动,全市工业经济呈现企稳回升、稳中向好态势。2018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73.0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长11.7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.9个百分点,增速列全省第四位。2018年1-12月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4.6亿元,同比增长34.6%;实现利润总额138.3亿元,同比增长44.3%,工业企业运行效益良好,盈利能力增强。

    工业用电量、工业增值税等先行性指标快速增长,支撑全市工业企业生产形势向好。2018年,全市完成工业用电量247.1亿千瓦小时,同比增长9.7%,总量列全省第一位,增速列全省第五位。2018年,全市税务局口径累计实缴工业增值税77.0亿元,同比增长28.1%,再创新高。

    4.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底部徘徊。2018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略有好转,5月-8月增速短暂维持小幅正增长,9月份再度跌至负增长区间,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.8%,增速列全省第十二位。其中,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9.5%;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.9%;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9.9%,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2.3:38.5:59.2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高。2018年,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0.7%,同比下降13.4%,是拖累全市固投的主要因素。

    5.房地产市场总体形势不乐观。受宏观去库存政策和全国商品房销售总体趋缓的影响,全市商品房销售市场相对低迷。2018年,商品房销售额完成141.8亿元,同比下降4.8%,增速列全省第十一位,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288.6万平,同比下降15.1%,增速列全省第十一位。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793.9万平,同比下降18.9%;房屋新开工面积完成271.2万平,同比增长9.7%。

    6.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运行平稳。2018年,鞍山消费市场运行较为平稳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960.5亿元,同比增长4.3%,增速列全省第十位。其中,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2.4亿元,同比增长8.2%;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33.2亿元,同比增长4.2%,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.7亿元,同比下降8.1%;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2.2亿元。同比增长4.3%,零售业零售额对全市消费品市场发展影响较大。

    7.财政收入指标运行较为平稳。2018年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51.4亿元,同比增长8.0%,增速列全省第十位。其中,税收收入实现126.8亿元,同比增长18.0%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为83.8%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77.3亿元,同比增长1.3%。其中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实现86.0亿元,同比下降2.9%,教育支出实现37.2亿元,同比增长6.9%。

    8.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。2018年,鞍山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619元,同比增长6.9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2个百分点,增速列全省第七位;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137元,同比增长7.0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4个百分点,增速列全省第五位。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.2,倍差近三年基本持平。

    二、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

    1.横向竞争依然很大,稳增长压力仍存在。目前,全市虽然总体呈现起步向好、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的态势,但地区生产总值、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2018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.2%,增速列全省第九位,除沈阳、大连以外,锦州、营口、盘锦等市均高于鞍山;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.8%,增速列全省第十二位,仅高于丹东和盘锦。

    2.投资缺少重点项目支撑,发展后劲严重不足。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面临空前增长乏力、质量不高、重点项目支撑不足等问题。2018年,全市在库的亿元以上项目仅为374个,同比减少21个;五亿元以上项目97个,同比减少21个;十亿元以上项目38个,同比减少3个。全市新入库项目397个,但具有支撑性的项目、重大项目严重不足。并且,全市新兴产业集群项目较少,占项目总数不足5%,对于转型升级具有拉动作用的项目更屈指可数,工业项目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较之前都有不小差距。

    3.商品房销售不容乐观,待售面积居高不下。全市商品房投资建设有所减缓,但商品房销售受阻依旧较大,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始终居高不下。2018年底,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325.2万平,同比下降0.5%,商品房去化周期为38个月。商品房待售面积和去化周期两个指标均高于2017年底水平,表明全市房地产发展状态不容乐观,库存积压严重,去库存的压力依然较大。

    三、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

    1.深入推进“双招双引”,打造良好营商环境。高质量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,要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今年的一号工程,深入推进“双招双引”,打出飞地招商,以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等组合拳,谋划高质量、高效益、高技术的重点项目。同时把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放在同等地位,更加注重引进人才,特别是要引进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领军型科技人才,进而带来投资、形成产业。切实营造求贤若渴、惜才如金的良好营商环境,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互策应、共同发力、打造鞍山振兴的“双引擎”。

    2.做优做强传统产业,促进新旧动能转换。传统产业升级中蕴含着大量的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市场,同时又是我市技术、人才的储备重点,借助传统产业升级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可能是一条捷径。围绕钢铁、菱镁等传统产业,提升产品科技含量,提高产品附加值,产生建筑新材料、先进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制造、互联网+、环保等新的新兴产业,钢铁、菱镁等传统产业是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,是创新创业最有作为的领域,应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市场引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助推新旧动能转换。

    3.有效消化住宅库存,拓宽全市销售渠道。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因地制宜,结合市场供求变化情况,调整住房结构,控制房地产建设土地供应规模。组织好春秋季房展会,通过专业、规范的服务帮助购房者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自己中意的房源,同时通过一定的价格优惠吸引和鼓励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等团购商品房。吸引周边城市来鞍购房,建议政府将购房与落户、契税减免、财政补贴等政策挂钩,同时加大全市教育、医疗、周边配套等软环境建设,提高城市吸引力,进而消化商品房库存。

     

    (签发人:陈涛  核稿人:黄帅帅  撰稿人:焦娇)